
库存降至近年来低位,价格能否继续冲高
一季度甲醇库存经历过春节累库后便开始进入去库过程,库存低位是导致一季度甲醇价格高位震荡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来看,阶段性供应紧张以及烯烃需求的支撑则是根本原因。按照库存反应供需变化的逻辑,一季度甲醇基本面呈现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二季度甲醇能否延续该局面继续冲高? 从近三年数据看,甲醇库存与价格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一般当行情并不明朗时,市场预期偏弱,贸易商以及下游工厂谨慎观望,采购行为减少,产区持续累库,当库存达到“警戒线”的时候,厂家多采取“促销”策略,主动调低价格。同理,当基本面出现有一定支撑的利好时,贸易商以及下游工厂采买积极性上升,厂家库存消化顺畅,捂货惜售,价格随之走高。2023-2025年,甲醇社会库存与价格的变化基本符合负相关规律。 一季度甲醇市场回顾:库存低位支撑价格高位震荡 库存是供需关系变化的一种显著体现。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甲醇产品库存处于近三年偏低水平,部分时间段达到过去三年中的最低点。2025年一季度截止到3月20日,内蒙古甲醇均价为2123.78元/吨,较上季度2074.72元/吨上涨2.36%,较去年同期2011.21 元/吨上涨5.61%。库存水平低位支撑甲醇价格高位震荡。从一季度内的库存趋势来看,整体呈现先涨后跌的趋势,且拐点较往年提前,主要是今年春节提前,节中交投半停滞导致。季度内库存低点出现在1月初,为38.26万吨,最高点出现在1月底,为60.23万吨。 对比年内库存与价格,两者在多数时间内呈现负相关,符合历史规律,具体表现为春节前,尽管多数产区企业负荷高位运行,但华东、西北等烯烃企业持续性外采以及传统下游节前补货,使得产区企业库存一直保持在相对低位。值得注意的是,节前运力紧张,运费上行,部分主产区企业让利出货为主,内地甲醇价格高度有限;春节假期期间,产区企业仍然保持高负荷生产,而市场交投基本停滞,厂家库存有所累积,从而被动降价排库。春节过后,市场买气逐渐回归,部分烯烃企业阶段性外采,库存转移相对顺利。在以上阶段,市场需求是导致厂区去库顺畅、价格高位运行的主要驱动因素。3月以来,市场由买方市场逐渐向卖方市场倾斜,部分甲醇生产厂家开始按计划停车检修,受供应扰动,产品持续去库,阶段性供应紧导致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二季度内地甲醇库存展望:低位但有所提升 二季度内地甲醇市场库存预计保持在相对低位,但整体水平将有所上升,高于一季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尽管大部分企业的检修计划已在3月底基本完成,检修规模较预期偏小,且结合产业链利润传递规律,二季度产业链盈利或向下转移,或引发新一轮集中检修,供应受到抑制。2.西北某烯烃装置即将投产,烯烃外采或将成为常态。然而二季度需求疲软会对厂家排库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具体来看:1.华东烯烃企业二季度存在检修计划,烯烃需求偏弱,内地-港口套利空间收窄,内地货源流出受阻,库存相应升高。2.从下游消费季节性走势来看,二季度通常处于传统需求淡季,因此,下游传统行业开工率下滑,整体需求表现一般,对库存去化构成一定压力。 综上所述,尽管二季度检修会导致供应受到一定抑制,但需求疲软和传统淡季的影响下,预计供应增速大于需求增速,从而推高库存水平。因此,二季度内地甲醇库存预计仍将维持在相对低位,但总体水平会高于一季度。按照库存与价格水平的负相关性规律,二季度甲醇价格或将整体下行,但下探空间有限。需密切关注新建烯烃的装置动态、国外装置的回归进度以及宏观预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