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车出海月度分析报告(六)(中篇)
编者按: 为进一步提升对全球化背景下汽车出海情况了解,从数据角度提供有力支撑,现发布“中国汽车出海月度分析报告”系列。本期分为上篇(点击查看)、中篇、下篇,本篇为系列第六期中篇,将着重介绍海外汽车市场动态,下期将聚焦全球汽车市场2025十大趋势分析。 海外汽车市场动态 欧洲市场 英国取代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 2024年,英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数据,全年电动汽车注册量达到381,970辆,同比增长21.4%,占英国新车总注册量的19.6%,这意味着去年英国销售的每五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是纯电动汽车。这一成绩使英国超越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德国2024年的纯电动汽车注册量为380,609辆,略低于英国。 英国的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强大的消费者需求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例如政府制定的《零排放汽车计划》,该政策要求汽车制造商确保一定比例的新车销售为零排放汽车。此外,英国汽车制造商通过提供更多的电动车型选择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025年1月,英国新车销售139,345辆,其中纯电车29,634辆,市场份额达到21.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2,598辆;混合动力汽车18,413辆。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霍斯(Mike Hawes)表示,价格承受能力仍然是普及电动汽车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刺激需求,而不仅仅依靠制造商。同时,汽车行业呼吁暂停征收电动汽车税,以鼓励更多人购买。 欧洲汽车工业处于转型困境中 据欧洲数据新闻中心(EDNH)报道,2025年1月,欧洲14国纯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39.9%,仅占新车销量的12.5%。欧盟为实现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目标,正加速推动电动汽车生产,但整体上欧洲汽车市场处于电动化转型困境中。 德国制造商正面临销量疲软和转向电动驱动系统的成本高昂的挑战。大众汽车集团提前结束了30多年的员工就业岗位保障,可能首次面临强制裁员和关闭工厂的问题。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2030年前将在德国裁员3.5万多人,这些裁员旨在每年节省约42亿美元。 2024年德国联邦补贴的取消导致电动汽车的需求缩减,使得汽车工厂的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另外,欧盟从2025年起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更严格考核标准,存在高额罚款的风险。 德国工业专家弗兰克·舒沃普(Frank Schwope)表示,政治家在电动汽车问题上的摇摆不定也令车企和消费者感到不安。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欧盟不惜冒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风险,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又同时准备出台自己的补贴计划,这种“双标”的做法折射出欧盟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的焦虑。 北美市场 特朗普再次退出巴黎协定,反转美国气候政策 特朗普2017年上任时选择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拜登重新加入后,特朗普如今再次选择退出。这一方面是因为考虑国内就业和经济状况,另一方面是他似乎并不相信“全球变暖”的结论。此外,特朗普不愿意支付《巴黎气候协定》中要求发达国家支付给碳排量落后国家的资金。 特朗普对许多可再生能源倡议和其他气候措施持反对态度,包括推广电动汽车。他提名的环保署署长候选人李·泽尔丁(Lee Zeldin)表示特朗普政府将撤销许多环境法规。拜登政府时期曾为新能源汽车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各州也有不同税收抵免政策,但这些政策预计很快将终止,这或许会放缓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 马斯克曾表示,电动汽车补贴应该结束。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对特斯拉的伤害大于帮助。美国CFRA Research的分析师加勒特·纳尔逊(Garrett Nelson)称,税收抵免的结束“将使竞争对手的电动汽车车型更加不经济,从而扩大特斯拉的竞争优势,因为特斯拉是唯一盈利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世界资源研究所领导国际气候政策和政治的David Waskow表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可能会使美国在某些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市场领域边缘化,并减少与其他国家的谈判筹码,最终阻碍特朗普为美国设定的更广泛的经济目标。 Canoo成为2025年第一家破产的造车公司 2025年1月,美国造车新势力公司Canoo传来破产消息。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汇集了宝马、福特、Uber等巨头的前高管,仅用4年时间便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一度高达150亿人民币。 Canoo提出“滑板底盘”技术,这是一种将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集成于底盘的一体化架构,可以将方向盘和踏板安装在平台上的任何位置,能降低车型研发成本并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凭借创新技术,Canoo迅速吸引资本关注,并与NASA、沃尔玛等机构达成合作。 然而,车企普遍不愿将底盘这一核心部件外包,导致Canoo的2B商业模式难以落地,导致营收不足。2021年后,公司接连遭遇合作失败,包括与现代汽车项目的终止、创始人离职跳槽至苹果、被曝工厂无实际生产等危机,最终股价暴跌99%,资不抵债。 在造车这个烧钱的行业中,国内外不少车企都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如今的汽车市场,不仅要能造出好车,还要有销售渠道将车卖出,最关键的是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Canoo的失败源于滑板底盘赛道的商业困境:商用车订单量有限,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 东南亚及南亚市场 铃木将向其他国家出口印度生产的纯电SUV 铃木于2025年1月17日在印度新德里开幕的国际车展上发布了其首款纯电动SUV“eVITARA”,并宣布将印度作为重要的出口基地,计划向欧洲、日本和非洲等国家出口该车型。这款车的纯电动汽车战略对于铃木能否摆脱过度依赖印度市场的盈利结构至关重要。 铃木是印度乘用车市场的领军企业,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然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印度本土企业塔塔汽车占据超过60%的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标普全球汽车预计到2025年,印度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至7.5%,包括韩国现代汽车在内的多家企业看好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并正在加大在该领域的投资。铃木计划进一步强化印度作为其全球生产基地的地位。公司计划在2025年于印度北部建立新工厂,并在2028年于西部再建一座新工厂。到2030年,铃木计划将印度的汽车年产能提升至400万辆。 2018年退出中国汽车市场后,铃木汽车集中精力转向印度。主要原因就是印度市场人口基数大,市场红利还有很大潜力,而且印度生产成本低,小车也更适合印度市场。铃木目前的盈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印度,该公司希望进一步扩大从印度出口的汽车,推动全球销量的增长。 2025年3月起,越南电动汽车免购置税政策将发生改变 2022年越南政府签发关于汽车购置税的法令,规定2022年3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期间电动汽车享有免购置税优惠;2025年3月1日至2027年2月28日期间电动汽车的购置税是燃油车的50%。 目前,越南首次注册的燃油车购置税税率在10%-12%。这意味着,从2025年3月1日起,电动汽车购买者将需上缴购置税5%-6%,具体数额视注册车辆的省市而定。 根据越南汽车制造商协会(VAMA)数据,2024年越南新车销量约5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全年销量8.7万辆,排名第一;其中VinFast VF5车型以3.2万辆的销售成绩位居车型排行榜榜首。 南美市场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将起诉比亚迪、长城电车倾销 1月27日,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计划代表25家会员车企,包括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现代等主要跨国车企,对中国车企比亚迪(002594)和长城汽车(601633)提起电动车反倾销诉讼,并对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征收关税。Anfavea表示是为了“捍卫公平竞争并防止损害巴西汽车市场的行为”。lAnfavea成立于1956年,彼时巴西本土汽车工业刚刚起步,Anfavea是巴西最早的官方汽车协会机构,目前在注册协会会员主要为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在巴西拥有本土工厂的汽车厂商(大多为燃油车企业)。 针对以上事件,比亚迪官方表态称绝未在巴西本土进行倾销行为;长城官方也回应称,自进入巴西市场之初,长城就完全遵守国际贸易和巴西对外贸易相关法规,此事不会阻碍长城在巴西的本土化进程。2024年,巴西是新能源汽车汽车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巴西电动汽车协会表示,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7.8万辆,同比增长89%。其中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占据了总销量的60%。 Anfavea此番诉讼的目的,在于要求立刻提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口关税(直接加到35%)。目前,巴西政府官方尚未对此表态,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墨西哥成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特别工作组 据彭博社报道,在美国底特律地区商会(Detroit Regional Chamber)组织的一次私人会议上,墨西哥经济部长Marcelo Ebrard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表示,墨西哥计划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让美国公司减少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 Marcelo Ebrard表示,墨西哥政府希望组建一个包括在墨西哥经营的“最重要公司”在内的特别工作组,以评估如何应对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下一步行动,其中包括特朗普的潜在关税承诺,特朗普曾表示要对从墨西哥进口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 特朗普上台以来,墨西哥一直在采取各种措施,打压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平价进口产品。此举旨在加强墨西哥本土产业,并向美国政府发出明确的联合信号。 为减少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依赖,墨西哥政府宣布成立“特别工作组”,联合美国车企推动本土化替代。此举旨在应对美国潜在关税压力,并强化北美供应链竞争力,可能对中国车企在墨生产成本和供应链稳定性构成挑战。 中东及非洲市场 南非签署税收减免法案,希望吸引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 根据彭博社报道,1月3日南非总统签署了一项针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税收减免法案,使其有望吸引中国对南非的汽车产业进行投资。汽车商业委员会首席执行官Mikel Mabasa表示,已有三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与该委员会签署了保密协议,但他拒绝透露这些企业的具体信息。 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锰生产国,也开采镍和稀土,这些都是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的关键成分。南非还是最大的铂矿开采国,铂被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电池中。 鉴于南非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对富裕的消费群体,它仍是非洲大陆上对汽车制造商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地方。2024年12月,中国驻南非大使吴鹏表示,中国政府正在鼓励汽车制造商到南非投资。 沙特官宣“萨勒曼国王汽车产业集群” 2月初,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正式对外宣布,将该国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内的汽车制造产业中心命名为“萨勒曼国王汽车产业集群”(King Salman Automotive Cluster)。沙特计划将萨勒曼国王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沙特汽车制造产业的关键发展枢纽,汇聚本地及国际企业的总部及生产加工制造基地。 目前,已在该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区域落地运营的汽车厂商品牌包括:沙特首个电动汽车品牌-Ceer、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 Motors、韩国现代汽车合资工厂、倍耐力轮胎合资工厂。 下一步,萨勒曼国王汽车产业集群将加速本地制造能力建设,推动研发,并优化供应链,使其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区域及国际市场。到2035年,该集群内企业的累计GDP贡献预计将达到约920亿沙特里亚尔(约245亿美元)。该集群将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支持本地制造业,并促进沙特出口,对国家国际收支产生积极影响。 美国电动汽车品牌Lucid 在沙特建设了首家电动汽车制造厂 Ceer电动汽车公司CEO James DeLuca表示:汽车产业集群的建立“为技术本地化和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与Lucid Motors等国际企业的协同合作,将加速沙特成为中东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 Lucid 中东副总裁Faisal Sultan表示:汽车产业集群的规划与沙特“2030愿景”高度契合,其目标是“通过本土化生产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并辐射中东、北非及欧洲市场”。他还提到,Lucid的沙特工厂将受益于该集群的物流和研发支持。 东亚市场 本田旗下汽车将搭载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OS 1月7日,本田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技术展会“CES”上宣布,将在2026年以后在北美上市的EV上搭载的自主开发操作系统(OS)。本田将重新拾起2022年退役的人形机器人“ASIMO”使用的机器人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所需的识别功能。针对今后在北美销售的自主研发EV,本田力争实现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司机监控的L3级自动驾驶。 本田同一日宣布,将与日本半导体厂商瑞萨电子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高性能车载半导体。这一举措旨在借助AI技术开发无需司机干预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大幅提升AI处理能力,而高性能芯片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 本田计划在自动驾驶领域利用AI,除了因为中国企业展开的开发竞争日趋激烈之外,还因为特斯拉的存在。过去的自动驾驶基本上是用人类编写的程序进行控制,但特斯拉力争在2025年通过基于AI的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实用化,从推进的自动驾驶从传感器输入到方向盘角度的控制,全部依靠摄像头和AI完成,该技术颇具竞争力。 丰田官宣上海独资建厂 2月5日,丰田汽车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上海市金山区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年产能10万辆。这标志着雷克萨斯将首次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同时,丰田也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在上海独资建厂的外资汽车企业。 与特斯拉上海工厂类似,丰田上海新工厂也将采用100%独资模式,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雷克萨斯品牌纯电动车型,计划雇佣约1000人。该工厂计划实现95%以上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市场,未来还将出口至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 丰田正在推进的电动化转型也不止局限于中国市场。同样是在2月5日,丰田宣布,其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电池工厂生产工作已经准备完毕。 产品迭代速度慢、电动化转型迟缓等是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遇冷的重要原因。丰田希望改变这一现状。同时,雷克萨斯也是丰田电动化转型的先锋军。根据丰田的规划,到2035年,雷克萨斯将在全球实现100%电动化。丰田社长佐藤恒治曾指出,在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市场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丰田建设上海独资工厂,也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吸引高端制造业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