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兰州

  • 情感
  • 2024-12-15
  • 732
  • 更新:2024-12-15 05:33:31
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有关企事业单位,中央、省在银有关单位: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十四五”白银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十四五”白银市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落实《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西宁城市群“十四五”实施方案》和甘青两省共建《兰州-西宁城市群“1+3+10”合作框架协议》落地见效,加快全市融入兰州-西宁城市群(以下简称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把握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健全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合作共建,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提升兰西城市群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增强全市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把白银市打造成兰西城市群重要的循环经济基地、生态建设示范区、复合型能源基地,加快白银融入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融入兰西城市群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各领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黄河干流、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4%以上,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生态建设联动格局初步形成,腾格里南缘防沙带和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城市自然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的新形象逐步呈现。 ——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6.5%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创新活力和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特色产业体系有效构建,人口总量和经济密度稳步提升,人口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以上。 ——“兰白都市圈”空间格局逐步优化。兰西城市群“兰白核心区”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促进兰西城市群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与兰州、定西、临夏都市圈城市间同城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县城功能持续完善,区域重点乡镇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支点作用进一步强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合作能力持续增强,开放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建设成效显著,开放型经济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机制不断完善,城市间协同协作机制逐步建立,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二、引导人口稳定增长和集聚 (一)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1.加快推进兰白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与兰州城区、兰州新区一体化发展,以白银市主城区、白银高新区、刘川工业园、平川城区为重点,依托包兰铁路、兰白高速、中兰客运专线等交通轴线,打通白银城区与周边县城、域内重点乡镇之间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逐步实现兰州市、兰州新区及白银城区之间1小时内、周边县城到白银城区1小时内通达,提高城际互联水平,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依托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西工业园、刘川工业集中区、平川开发区、景泰工业园,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冶金、化工、能源、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强城市间功能互补,支持水川、东湾、水泉、五佛等重点中心镇建设,推进都市圈同城化、一体化进程,形成联系紧密、分工有序的都市圈空间发展格局。(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2.全面推进兰白自创区建设。紧盯“五区”建设目标,加快推动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提质扩容,深化与国内外创新主体科技合作,推动两地创新要素流动共享,在科技产业、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创新合作。支持创新主体多方式合作,引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产业发展研究院,引导创新资源向自创区聚集。统筹推进“一区六园”产业协作配套,实施自主研发、合作研发、成果转化等科技支撑专项,建设产业创新、研究开发、企业孵化、协同创新等“园中园”要素集聚平台,形成“一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联动创新发展新格局。(牵头部门:市科技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3.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突出与兰州市区、兰州新区错位发展,以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补链接环发展,发展壮大稀土新材料、光气化新材料、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产业,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深化与中科院合作,积极引进中科院等相关研究院(所)科研成果在白银高新区孵化转化,培育催生一批新兴企业和产业,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牵头部门:市工信局、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二)加快全市城镇化建设 1.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城镇综合发展廊道建设机遇,以白银核心都市区联动发展为重点,推动白银区、靖远县、平川区协同发展,主动承担兰白都市圈经济腹地与产业承接地职能,有效推动甘肃-宁夏经济联系,引领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构建分工明确、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新型空间与功能体系,打造“一圈一带三线多级、山川秀美新白银”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行政区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序推进撤乡改镇和街道并减,提高建制镇比例和城镇化水平。(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加快县城城镇化补短板。推进县城环卫设施提级扩能,加强城区老旧管网改造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区域性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推动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加大对医疗教育、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投入。推动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加快公路客运站、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搭建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推进县城产业园区等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建设区域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和畜产品屠宰加工厂,打造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和旅游名县。(牵头部门: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培育一批县域中心镇。有序推动撤乡建镇,提升发展条件较好乡镇水、电、暖和道路等基础设施,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依据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定位,培育发展集聚人口、产业的中小城市,持续完善城镇体系,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加快推进黄河之滨名镇建设项目,改善生态、人居、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特色农业、商贸物流、康养服务产业发展,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沿黄城镇化带。(牵头部门: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文广旅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三、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保 (一)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1.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全面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打造甘肃中部生态屏障,构建(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白银片区防风固沙、(南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两个屏障,(中部)沿黄河和祖厉河两个生态(湿地)长廊,寿鹿山、哈思山、屈巫山、铁木山四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10万亩碳汇林基地为主要内容的“两屏两廊四区五基地”生态功能区域布局。推进城市群环境共治共享,实施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强祖厉河、金沟河等支流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黄河沿岸生态环境修复,强化主要交通沿线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构建城市群生态廊道。加强城市内河流两岸绿色廊道建设,进一步实施黄河风情线建设工程,优化视觉景观,建设沿河绿带,提升品位,逐步构建起贯穿城市两岸的融休闲、交通、绿化于一体的绿色廊道,打造城市靓丽名片。(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市住建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推进重点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快沿黄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强化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以及大环境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管控和保护。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巩固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加强交通沿线、河道两岸、白银城区大环境绿化,加快平川区45万亩国家储备林、白银公司和中核钛白10万亩碳汇林建设工程。构建生态林网,打造多条国土绿化示范带,形成林带绕城、绿色穿境的生态屏障。推动祖厉河流域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创建,依法依规做好低丘缓坡地区土地科学治理利用。(牵头部门: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二)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 1.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建立黄河流域水质监测信息共享机制,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黄河干流全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保障黄河干流、祖厉河流域水环境安全。强化祖厉河集中连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建设黄河流域沿岸湿地公园,强化河道统一管理和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快智慧黄河建设。加强黄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生态修复和治理。(牵头部门: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提升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协调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构建城市群地区现代水网体系,全面建成甘肃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工程,推动引大入秦、引洮工程及其外围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加强水库及配套工程建设,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建设,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加强黄河干流防洪能力薄弱段治理,提升流域防洪能力。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城市备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强化用水管理和供水管网改造,健全水权交易机制。加强再生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系统、雨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常规水资源消耗量。强化饮用水监管,实现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全过程管理。(牵头部门: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建立流域上下游利益协调机制。完善水资源水生态长效补偿机制,开展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区生态保护补偿。搭建流域合作共治平台,积极配合省上建立黄河流域(青甘段)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保护地区和生态受益地区互利共赢,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旅游合作等方式,实现流域上下游共建共享。积极争取增加两省黄河用水指标。(牵头部门: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三)实施城市群区域环境共治 1.推进污染联合治理防控。健全环境监测监管体系,持续改善城市群地区空气质量。建立健全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协调机制,为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利用单位快速达成需求对接提供便利。实施白银市东大沟流域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土壤污染管控和固体废物处置工程,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白银段土壤环境质量。加强汽车尾气污染控制、臭氧污染控制、噪声污染防治、土壤修复治理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先进环保技术领域合作交流。协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妥善处理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加强企业排污整治,控制工业园区污水全部达标排放。(牵头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2.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加强对火电、冶炼、煤炭和化工、食品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进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尾菜处理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合理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强化能源消纳、转化利用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面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牵头部门: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四、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一)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积极拓展铁路大动脉。加快谋划铁路对外联系通道,有效连接国家铁路运输主通道,加快兰州—中卫高速铁路、白银高铁南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争取尽早实施白银—兰州城际铁路、环县—海原—中川铁路、定西—平凉(白银段)铁路。(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加快完善公路大网络。加强市域出口通道连接和与周边区际联通,推进国、省高速公路,实施县级节点、重要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互联互通工程,打通断头路,构建内通外畅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加快推动G341辘辘坝至白银、G309祁家南山至汉岔、G247景泰至水泉等普通国道建设,积极推进S35景泰至礼县高速公路、兰州至白银沿黄公路等省道项目白银段建设。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建设和升级改造。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做好城际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衔接。(牵头部门: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启动航空和水运交通。积极推进白银、会宁、景泰、靖远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发展航空运动、低空旅游等通用航空运营服务业和飞机租赁、航空文化创意服务等通用航空现代服务产业。结合黄河白银段重大水利工程,有序推进黄河干流适宜河段旅游通航,加快黄河乌金峡库区及龙湾至南长滩段航运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实施黄河258公里航道整治和大峡、乌金峡枢纽复航工程,逐步实现黄河白银段V级航道通航目标。(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二)推动能源资源合作共建。 1.加快复合型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白银复合型能源基地。构建煤炭产供储配销体系,加强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改造提升中小煤矿产能,重点实施储煤基地、洗选煤基地、综合物流园等一批项目,建设西部地区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基地;因地制宜推进风电产业规模化、有序化发展,推广建设分布式光伏,新增风电装机150万千瓦、光伏装机100万千瓦。推动域内能源装备骨干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新能源基地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储能项目建设,加强储能工厂、抽蓄电站、光热、等技术创新应用,争取开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提升能源通道输送能力。立足能源资源综合优势和开发利用潜力,持续推动电力、燃气等复合能源通道的建设,提高域内电力交换能力。积极推进陇电入鲁±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配套新能源项目送出线路工程建设,提升与域内城市电力互济保障能力,开拓省外电力消纳市场。实施一批电网提升改造项目,打造对内供电安全可靠,对外送电能力强、资源优化配置的智能电网。全面实施城市配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巩固升级改造,积极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基本实现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接入和并网运行。(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三)提升信息现代化水平 1.完善区域高速网络布局。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络架构,发挥国家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作用,提供优质的端到端国际直连通道,争取建设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持续提升网络带宽和质量。推进光缆路由优化改造,打造千兆光网城市,完善低时延、高可靠的通信传输网络。持续优化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IPv6网络质量,实现互联网、广电网骨干网络互联互通,深度推进“三网融合”发展。(牵头部门:市工信局。配合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提升城市智能高效运行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建立城市管理数据库,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建设和功能扩展。深化市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完善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市县一体化现代监督指挥体系。(牵头部门: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通信网络普遍服务试点建设工程,实现乡村4G网络普及,加快5G网络建设,提升信息惠民服务水平。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推广掌上农牧服务。开展数字农牧业示范,发展智慧农牧业,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和农产品集配中心,打造一批有特色、高品质的现代农牧场。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健全农牧业投入品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开展数字乡村发展评价工作。(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五、推动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 (一)优化区域创新体系 1.增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争取一批省级创新驱动试点县(区),加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聚焦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战略需求,在生物资源开发、精细化工开发、储能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加强域内合作,与相关市州共同争取国家、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等落户白银。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培育科技创新专板企业。(牵头部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2.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开展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科技联合攻关,合作攻克光热发电、光电转化率、储能电池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打造国家级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和储能实证基地。开展新材料技术领域科技联合攻关,加强新型轻金属材料、稀土新材料、碳纤维材料、复合材料等产业化技术研发。开展绿色有机农牧业领域科技联合攻关,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开展保护性耕作、高效生态养殖、高效节水滴灌等重点技术应用。开展中藏医药领域合作,推动中藏医药传承和创新。开展生态环保技术领域科技联合攻关,配合甘青两省争取国家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专项,联合相关市州争取国家和省上资金支持。(牵头部门: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3.完善区域创新生态。推行特聘研究员、特聘专家制度,支持各类人才通过挂职、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方式开展交流服务,促进科研创新人才在城市群有序顺畅流动。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建设大学研究院、产学研联盟、产教融合基地等创新平台,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更多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开放。完善覆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研究试验开发、技术登记转移、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机构。实施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支持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鼓励开展创业投资与科技保险融合发展试点。(牵头部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金融办。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有色冶金全产业链竞争力,做强做大稀土新材料产业链,鼓励发展高端制造、特种装备、电器装备等,提升铝、铜、铅、锌等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和加工技术工艺水平,高水平建设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精深加工集聚区。推进建材产业提档升级,发展高端建材、特种水泥、高标号水泥及构件,鼓励发展高端玻璃产品。大力培育和发展循化化工产业集群,合作开发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产业链。做大优势新材料产业链,促进精细化工、稀土新材料、凹凸棒、信息技术、碳纤维等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牵头部门: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2.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开发“甘青大(小)环线”“环西部火车游”等“一程多站”式甘青跨区域旅游产品,着力打造黄河风情游、红色教育游、工业文明游、生态休闲游四大旅游精品线路。通过资源共享、品牌共建、线路互联,不断扩大白银文化旅游影响力。鼓励大型旅游企业跨省经营,提升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效益,推动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开发。加强文化遗产联合保护传承弘扬,联合开展黄河文化资源调查,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彩陶文化遗产价值,合作开展明长城等重大遗产保护项目。认定公布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联合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线路。(牵头部门: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壮大绿色有机农畜产业。依托域内动植物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富硒农业和设施农业,巩固沿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做强牛羊菜果薯药等农畜产业,壮大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加工转化率。推进农畜产品营销合作,在原料代购、贮运、保鲜和产地初加工等方面合作,在国内大中城市联合开设特色农牧产品营销窗口,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农牧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依托域内特色动植物优势资源,打造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4.做大做强清洁能源产业。培养壮大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能源制造产业,培育电池、太阳能光伏玻璃、氢能等产业,加快高效电池项目建设,延伸发展下游逆变器、组件测试等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产品,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实现风机整机制造,建设集制造、测试、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端风电装备制造和服务产业链。加快储能产业发展,支持建设氢能储能、空气储能、蓄水储能、锂储能产业,加强锂系细分领域产业布局,建设全产业链及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基地,提升锂电产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5.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物流产业,建设物资储备基地、商贸物流基地,提升白银公铁物流园承载能力,进一步联通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枢纽节点基地相互贯通、市场有机衔接,打造甘肃中部商贸物流中心、西北地区物流交通枢纽。实施“邮政在乡”“快递下乡进村”,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产融信息对接服务平台,构建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建设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区。鼓励发展体检、咨询、康养、康复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推动出版发行、演出娱乐等文化服务转型升级。构建差异化、便利化商贸服务体系,建设兰白都市圈区域性消费城市。(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邮政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三)优化产业发展平台 1.推动园区改革创新发展。鼓励白银高新区、西区开发区百亿级园区结合实际确定2-3个主导产业,加快形成差异化定位,实现错位联动发展。发挥白银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区域重要影响力的研发制造基地,支持景泰工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园,推动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化园区体制改革,持续优化工业、农业、高技术三类园区产业布局,推动园区由单一生产型向复合功能转变,优化园区管理运行体制,探索园区植入自贸区相关政策,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2.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发挥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平台优势,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东西部对口帮扶机制,采取补链承接、提升承接、延伸承接、链条对接等多种方式,完善信息对接、权益分享、税收分成体系,建设一批“园中园”“共管园”等产业转移园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文化优势,强化与发达地区园区和企业合作,将白银打造成兰西城市群向中西亚出口加工和贸易重要的基地。(牵头部门: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白银高新区管委会) 六、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一)提高教育质量和共享水平 1.提升教育基础能力。优化学前教育布局与办园结构,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鼓励支持各县区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支持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有色冶金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支持与域内其他高校合作办学,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牵头部门:市教育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加强教育领域合作。建立城市群内交流工作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域内教育合作交流平台,支持跨地区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牵头建立大教科研合作平台,制定大教科研合作具体方案,提出年度合作计划。积极参与中小学课堂教学论坛、开展基于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的精准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基础教育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积极参与共享“甘肃教师学苑”平台,在线开展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培训。支持职业教育深度对接合作发展,支持全市职业教育与城市群内职业院校采取学校联盟、结对共建等方式实现联合办学,积极参与甘肃-青海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协作计划,鼓励白银市高职院校面向城市群开展全面招生。加强人才合作对接,探索创新师范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交流模式。(牵头部门:市教育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提升教育开放发展水平。拓宽教育合作交流领域和层次,多形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搭建教育人文交流合作机制,深化教育研究、人才培养、人文艺术等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讲好白银教育故事。(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1.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共享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规范发展城市医疗集团、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和社区医院,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中藏医药传承和创新,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推广运用藏医药技术及服务,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打造一批专科联盟,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立一批中医药、藏医药特色科室,建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协作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机构机制。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县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城市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行家庭医生等新型医疗服务,加大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完善配套附属设施。(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作能力。完善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城市群内协同处置、应急管理、联防联控和相互支援机制。健全区域内应急救治网络,建设市急救中心,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快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市级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加强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卫生监督和采供血服务工作。改善各级疾控机构及传染病科室(病区)设施设备条件,高标准建设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提高传染病分类救治能力,以县区为单位建设方舱隔离点,储备足量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完善应急储备体系,按要求分级储备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加强城市群内鼠疫疫情处置合作力度。(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加强医疗卫生领域合作。在毗邻市(县)医疗机构建立跨市州间孕产妇、新生儿等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确保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支持医疗机构建立跨市州医联体,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建立帮扶合作关系。深化“互联网+医疗”合作,支持城市群内三级甲等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支持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向毗邻区域医疗机构互相扩展覆盖。开展名医专家相互坐诊、医师技能培训、信息平台建设等领域合作。(牵头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三)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推动社会保险事业一体化。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功能,压缩社会保险关系跨省、市转移接续办理时限,确保区域内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顺畅,积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在新就业地参保的政策措施,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完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稳步推进城市群内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持续拓展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范围。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工伤认定制度,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牵头部门: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财政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加强住房保障供给。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租赁住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大对新市民群体和住房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完善住房租赁政策,健全公租房管理制度,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准入退出机制。改革完善公积金制度,推动住房公积金向新市民覆盖。持续开展“农民安家贷”等业务,探索建立农民住房安全有保障长效机制。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牵头部门: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公积金中心。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推动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根据国家要求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支持社会救助有序发展。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职工互助补充保险。科学制定低保标准,兜牢基本生活底线。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四)建立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机制 1.加强区域协同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向城市群协同治理转变,形成全覆盖的社会治理和服务网络。加快社会治安联防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协同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目标的安保工作,积极开展警务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开展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工作,共同打击造谣滋事、哄抬物价、妨害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牵头部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强化应急事务联动。健全重特大突发事件快速通报和持续更新制度,建立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防范预警、应急救援、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创新区域内重特大突发事件统一指挥调度机制,参与两省跨地区联合应急处置指挥。建立区域内应急物资共享互济机制,互相开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信息,实现区域内应急救灾物资协同储备、互调余缺。建立跨区域救援机制,组织备勤应急队伍投入自然灾害或生产安全事故的救援行动。(牵头部门:市应急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七、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1.共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强化兰白都市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战略枢纽地位,依托重大交通干线和能源运输管线,积极参与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参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积极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积极推进中尼商贸走廊建设。(牵头部门: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深化开放平台建设。持续推进白银综合物流园保税仓库建设,促进省内进口货物在白银综合物流园实现集结、中转、保税、集散,逐步构建进口货物产业集群。结合产业特色,积极参与两省综合保税区在保税货物区间流转等方面的业务交流合作。着力发展电子商务,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物流仓储、先进制造基地,共建共享区域分拨中心和海外仓。努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联程联运,联合域内市州推动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参与域内联运整装和编组中欧、中亚、南亚班列。(责任部门:市商务局、市工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深化经贸合作交流。加大外贸品牌扶持力度,不断提升“白银有色”、“银光化工”、“靖远枸杞”、“景泰大枣”等品牌价值,鼓励“靖远羊羔肉”等餐饮品牌走出国门,加快推动外贸竞争由价格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尼泊尔、南非等在农牧业、矿产资源、建材加工、对外劳务、海外工程承包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发展,建设化工产品、稀土新材料、装备制造、农产品、高新机电等出口基地,建设一批国际营销网点,培育若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提升白银市在兰洽会、青洽会、中国(青海)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上的影响力,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牵头部门: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4.促进文化交流合作。参与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强与城市群重要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串联合作,积极参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国际艺术节、博览会和综合性论坛。提升白银市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行节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青海文化旅游节、西北五省花儿演唱会、临夏冰雪体育旅游节、世界唐卡艺术大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一批国际友好城市。(牵头部门: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畅通城市群人才流动渠道,健全城市群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区域人才常态化交流和流动。推进产业用地市场化改革,统筹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探索补充耕地指标城市群内交易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银企融资对接机制,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协调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推进金融风险联合处置。培育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探索开展资源性产品使用权跨省交易。(牵头部门: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清理和废除妨碍城市群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区域市场体系。推动城市群内企业电子营业执照信息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发展合作,对跨区域的商标侵权、假冒伪劣等违法案件开展联合执法,推动城市群内检验检测认证技术资源共享,推进实现认证或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共同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建设。建立信用体系一体化机制,整合市场监管数据资源,依法公开共享行政执法信息,实现区域内守信激励、失信联合惩戒名单互认。(牵头部门: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共创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积极参与“无证明”城市群建设,营造公开透明、规范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全面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代办制”等新模式,实现区域内“一网通办”。便利跨省涉税事项报验业务办理,推进区域间税务执法标准统一,实施区域内“首违不罚”机制。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对标行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三)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1.精准实施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持续激发自我发展能力,深化援受双方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等广泛参与的对口协作体系。加强援受双方优势产业链互利合作,积极推动与对口支援共建产业园区。持续强化支援方名校名师、名院名医等对口帮扶力度,完善教育、医疗人才等“组团式”支援机制,引进支援方“候鸟式”人才、银发专家等各类高端人才和优秀团队。(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乡村振兴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参与推进成渝-兰西-西亚-东欧的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加强在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对接合作。积极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源通道、文化旅游等合作,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作典范。深化与新疆、西藏等周边省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城市群能源资源跨区域开发转化。(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旅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八、共建友好城市强化合作 (一)加强生态产业合作 1.加强生态农牧业合作。积极将我市设施农业及技术引入青海海南州推广实施,将海南州畜牧业技术引入白银合作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原材料代购、贮运、保鲜和产地初加工销售合作,共同在国内城市开设营销窗口,同时,稳定两地蔬菜、水果、牛羊肉等农畜产品供给。(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与青海海南州建立旅游联盟,将我市红色旅游、黄河旅游、工矿旅游与海南州青海湖、日月山、龙羊峡水电站等景点串联,联合打造开发跨区域旅游产品线路。联合开展黄河文化资源调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价值,合作举办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节、博览会和综合性论坛。(牵头部门:市文广旅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加强有色金属产业合作。推动白银有色集团与青海海南州(限制开发区)开展务实合作,充分利用海南州丰富的铜、铅、锌、白钨、锑、金、银等矿产资源,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建设白银海南州矿产加工基地,有效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共赢发展。(牵头部门: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4.新能源产业合作。积极推进白银千万千瓦级复合新能源基地、青海海南州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推动两地能源装备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提升清洁能源产业链发展竞争力。(牵头部门: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二)加强公共服务合作。 1.加强社会事业合作。开展与青海海南州教育合作,互派教师队伍学习交流,利用白银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白银希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基础,培育两地需要技术人才。加强医疗合作,推广中医药及藏医药适宜技术,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加大紧缺专业人才培育。广泛开展市场管理一体化服务,全面健身活动,联合承办一批体育赛事。(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2.加强人才交流合作。与青海海南州互派各类人才挂职锻炼,支持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等方式开展交流服务,推动各类管理、技术和创新人才在两地范围内有序顺畅流动,通过人才交流,促进两地经济和社会合作共赢发展。(牵头部门:市人社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3.通道物流方面合作。与青海海南州合作打通向西物流通道和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合作建设青藏高原生产生活物资集散地,提升两地合作、开放、共享发展水平。(牵头部门:市商务局。责任单位: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人民政府) 九、组织保障 (一)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持续完善合作交流机制,积极参与两省省际联席会议,分年度制定兰西城市群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区域重大问题。深化城市群主要城市间工作推进机制,积极参与市(州)长协调会议,提升城市间协同发展水平。健全部门联动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 (二)落实任务责任分工。各部门要加强配合、主动作为,调动本系统力量扎实推进城市群建设工作,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体制创新、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强系统谋划,务求工作取得实效。各县区政府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对标对表实施方案各项任务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效。 (三)强化政策保障支撑。各部门要加强政策衔接协调,密切跟踪国家、省上政策导向,及时加强向国家和省上相关部委、厅局汇报沟通,强化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加大落户、财税、土地、金融、人才等配套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四)营造合作共建氛围。突出宣传推进兰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举措,准确解读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及时公布发展建设进展情况,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城市群发展建设,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城市群发展的良好氛围。 市政办发〔2022〕100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