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百年护照故事》一书出版。据书中所述,秦汉以来,国人便开始漂洋过海,并逐步建立通行证制度,而通行证件也由古代的节、传、符,逐步演变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护照。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收藏的错金铭文虎节
清朝末年,广东因有着对外通商的地理优势,到海外谋生的人数众多。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位于江门五邑的华侨华人博物馆里收藏的华侨护照证明了这一点。
现收藏于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新宁(今江门台山市)籍美国华侨黄华饶的护照,签发于1882年,可能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早的清代华侨护照。
众所周知,潮汕人移居海外的数量庞大,全球的潮汕人在本土、国内其它地区和海外分别各占了1/3,很多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大商人即是潮汕移民,所谓的“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那么,潮汕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过番”的呢?
答案是——唐宋时期!
早期的移民者
“无可奈何炊甜粿,打起包裹过暹罗。”千百年来,潮人过番是迫于无奈,也是带着美好梦想的冒险选择。据《潮州志》记载:“潮州对外交通,远肇唐宋,昔年帆船渡洋,一往复辄须经岁。”唐宋时,由于对外往来通商贸易的关系,已有潮人暂居海外的现象。
宋元时期
潮人向东南亚移殖,能见到的记载溯自南宋:“潮州人之移殖泰国,约始于南宋末年。”早在宋、元之间,便有一些潮州人因战乱而避居东南亚各地。南宋灭亡前夕,潮州知州马发守潮州抗元失败后,义民遗官相率避难海外,其中也有一部分潮州人。
泰国素可泰王朝
元朝入主中国后,泰国的素可泰王朝三世国王坤南甘杏(史称敢木丁)即与元朝通好。应暹国的要求,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曾派遣陶瓷工匠到暹国制作陶瓷器,设窑于宋甲洛。
泰国的唐人街
现泰国尚留下不少遗物称为宋甲洛陶瓷(Sangkhalok)。因潮州城自古盛产陶瓷,且对外往来较早,故元朝派遣的陶瓷工匠中或有一些潮州人成为技术移民。
明代
明代初年曾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朝廷禁令“寸板不准下海,点货不准入番。”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间,明成祖使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与亚非各国建立了联系。此间海禁一度放松,当时的南澳称为“番倭互市之地”,饶平的柘林也为“商船巨舰往来之所,日本、暹罗船只时有停泊。”
郑和七下西洋
由于郑和接续出使南洋各国,海行无阻,于是闽粤沿海人民慕利群趋为商贩,来往海外通商贸易,因而移殖东南亚的潮籍华侨日益增多。这是早期的商业移民。
饶平柘林
明朝中后期,朝廷再度实行海禁。当时流入海上就被称“海寇”,列为清剿对象,官逼民走,拒民于国门之外。这就迫使前往海外通商、谋生的一些闽粤沿海居民,有家归不得而流居于东南亚各地,其中不乏潮人。
据《明史》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潮州滨海之民“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海通货爪哇国,因而叛附爪哇者二十二人。”
明朝实行“海禁”
明中期澄海人杨四,幼时与其父移居柬埔寨。魏源《海国图志》暹罗条记载有:“华人驻此,娶番女,唐人之数多于土番。惟潮州人官属封爵,理国政,掌财赋。”潮人在暹罗的地位如此之高,非经几代人之努力难以做到。澄海人林道乾到达泰国南部的北大年定居。北大年的国王将女儿嫁给他,并“划其所属之地若干,使道乾率众居之。”
林道乾在当地建立了功绩,当地人民将北大年港改称为“道乾港”来纪念他。此外,在明末清初抗清斗争中大批潮人追随郑成功赴台,也是潮州移民史上不能抹杀的一页。
清代
满清入关统治中国之后,沿海的明代遗民相率逃难海外,又促使潮人进一步向东南亚移殖。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实行迁界海禁政策,限粤闽沿海人民内迁50里以断绝对郑成功的支持,潮汕沿海一带成为“田庐荒墟,坟墓无主,寡妇孤儿,哭望大未”的悲惨世界,导致“农工商贾皆藉船为业”的沿海潮民被迫出海谋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平定台湾后,乃解除海禁。乾隆十二年(1747年)允许沿海商人领照到暹罗采购大米以接济民食,于是东南沿海的海运外贸兴旺起来,澄海樟林港成为入口米粮的集散地。
樟林古港
樟林港海运贸易的发达,为潮人向海外移殖提供了交通上的方便,从此潮人得以自由出国,自十八世纪中叶,从樟林港乘红头船出国谋生的潮人源源不绝,仅移殖泰国一地,“有史料可资考察者,为1782年至1868年,潮州一带乘红头船移入泰国者人数甚众。此一阶段约100年,华侨人数达150万人”。
“潮州地狭民稠,出洋谋生者至众,居留遍及暹罗、越南、马来亚岛、爪哇、苏门答腊等处。”据《马来西亚潮人通鉴》记载:“潮侨出洋,初至暹罗,于暹罗创有丰功伟绩,拥有极大势力,人数最众,故暹罗遂成为潮州人之第二故乡。由此分散南下,有至苏岛之旧港、后移占碑及廖内各小岛,有至马来西亚之新加坡及柔佛。”
樟林古港历史文化陈列馆中的“过番三宝”,当年由樟林港乘坐红头船过番的人大都备有市篮、甜粿、水布三件东西。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早年撰写的《潮州历代移民史》中曾提到:“至潮人之移殖南洋群岛者,为移民史一大事。据统计,同治八年至十一年,汕头出口共101261人,光绪三十年至民十二年,实际出口共52069人,就中以民六年73000人为最多。盖其时南洋橡椰有价,垦殖利多,商场畅旺,故州人咸趋之也。民国二十八年,因抗战时期,人民及儒属避地南徙故,实际出口又越62233人。三十三年,州境沦陷,交通梗阻,其经揭阳县出口者仅20人耳。复员后,出口人数略有缺乏,外移之数,亦大不如前矣。”
潮人移民海外的一些特点
潮州人在新加坡的历史,比莱佛士到该国开埠要早得多。1819年莱佛士租下新加坡,以里峇峇利(今皇家山)为总部,那里原是潮州人所拥有的甘蜜园。
新加坡莱佛士雕塑
据传,英人莱佛士未抵新以前,新加坡为一渔村,马来苏丹住于石叻门,有海阳(今潮安)人十余名,每受巫人残杀,乃由暹召集潮侨前来,居住于山仔顶,即今粤海清庙宫地。嗣有庵埠东溪(今仙溪)人王钦及王丰顺两人,首先航海来星,为潮侨领袖,建粤海庙(首建于1926年以前的新加坡华人古庙),创义安郡。”
粤海清庙
另据传记所载,曾被霹雳王聘为“顾问官”的许武安,1825年生于槟城,其父许栳合(祖籍潮安彩塘宏安人)早年在北马从事垦殖,成为北马华侨实业家。1850年前后任霹雳甲必丹的陈亚汉(祖籍潮安庵埠亭下村),其子陈成宝生于怡保,1845年已成为新加坡潮侨领袖。新加坡开埠后不久,被人们尊称为“佘皇帝”的澄海月浦村青年佘有进南来到该地,这位知书达理的青年受到殖民当局器重,成为法庭陪审员。佘有进还是义安公司的创始人。
佘有进
早期的潮侨移殖安南(今印支三国),是不晚于暹罗、马来西亚等地的。民间相传“安南客、先过番”及“过番先去安南”之说恐有事实依据,因安南古代为中国藩属,关系较为密切,加上中国历朝更替,遗臣遗民逃难者不少。1820年柴棍(堤岸市前身)侨商已成立七府公所,七府即七帮,其中潮州帮名列第二位。各帮还自立会馆,潮州帮设立义安会馆。早期潮州帮华侨在堤岸主要从事茶业、米业生意,有的世代相传至今。相信早期潮侨向海外移殖的路径,初是先至安南、暹罗,后才至东南亚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而再播布全世界五大洲。
早期的马来西亚
潮人移民之所以能够在海外长期定居下去,融入当地社会,取得惊人成就并对侨居地和祖籍地都作出巨大的贡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潮人移民的和平性质决定的。移民的目的完全为了谋生,别无其他政治目的与动机,也没有政府资助或政治后盾,完全属于民间自发行为。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的同时,他们所传播的只是纯粹的技术,完全出于生活、生产和贸易的需要,而且这种传播是在和平友好、无意识和不自觉中实现的。
凤凰卫视《印象岭南:樟林古港与红头船》
资料来源:侨乡广记、广州日报、潮州日报等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